摘 要:种子工业康健生长是推进农业供应侧结构性革新的关键,一个完整的种业价值链包罗种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五大环节,其中种子生产与加工环节是加速优良品种推广速度的重要环节。凭据有效问卷数据统计效果,主要从生长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3个角度对生产加工型种子企业举行研究。
种业同其他工业一样,受到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并因其位于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工业链顶端,具有重要且特殊的战略意义。无论是从种业全工业链还是种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生产环节与加工环节在种子工业的生长中占据重要职位。种子生产与加工是加速优良品种推广速度的重要环节,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不行支解的组成部门。种子生产与加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与生长的重要条件,拥有高质量的种子是种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生长的关键。
因此,若想提高我国种业企业的焦点竞争力,对于我国种子生产与加工环节的研究刻不容缓。我国种子生产与加工调研问卷的设计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种子生产与加工环节相关的问题,通过在企业、高校、科研单元等机构发放问卷的方式,共收回33份有效问卷,最后对换研问卷的效果举行汇总分析并得出结论。
主要把问卷分为以下3个方面举行分析考察:我国生产加工型种业企业的生长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经由深入调研分析,从差别角度全面地涵盖了我国种子生产与加工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凭据分析所得效果,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最终为我国种子生产与加工环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 生长现状分析1.1 生长战略现状分析战略治理是指企业的高层治理者为保证企业的可连续性生长,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情况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谋划运动举行的基础性、久远性的计划与指导。凭据调研问卷的效果,有比力规范的生长战略或久远计划的种子企业占36.36%,有一些想法但不全面的占42.42%,没有久远的生长战略或久远计划的占21.22%。
在种业企业生长愿景及战略目的的调研中,种业企业的战略目的是做种业行业首脑的占54.55%,对我国农业的生长作出孝敬的占45.45%,走向世界、打造民族种业品牌的占39.39%,造福全人类的占30.30%,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的占21.21%,其他占3.03%。分析统计效果,绝大多数种业企业有制定战略的意图,有明确的战略目的,目的相对于战略而言更明确、更详细,种业企业目的的明确不仅有利于企业自己的生长,更有利于整个种子行业的生长。
1.2 科研育种现状分析种业研发是一个时间长、不确定因素多、出结果少的庞大生产历程,是提高企业焦点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对换研问卷的数据处置惩罚,种子企业用于科研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5%以下的占62.16%,5%~10%的占21.62%,10%~15%的占10.81%,20%以上的占5.41%。由此统计效果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用于新品种的研发投入较少,相较于美国孟山都公司每年研发经费快要8亿美元而言,我国种子企业的年研发投入量凌驾1000万元人民币的都屈指可数,种子企业的研发能力显着不足[1]。
1.3 生产加工体系现状分析种子生产环节与加工环节在我国种子工业链协同生长中占据重要位置,从种子企业焦点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生产与加工是体现种子企业焦点竞争力的两个关键环节。凭据问卷观察获得的统计数据,在体现种子企业焦点竞争力的要素中,57.58%的种子企业认为企业的焦点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种优势上,企业总是倾向于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种子品种;42.42%的种子企业认为企业的焦点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品牌优势上,龙头种子企业的品牌被大家所熟知,如登海种业、隆平高科等;24.24%的种子企业认为企业的焦点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钱优势上,大部门农民总会选择价钱相对较低的种子;33.33%的种子企业认为企业的焦点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营销优势上,销售方式的差别可以为企业带来纷歧样的利益;15.15%的种子企业认为企业的焦点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加工优势上;33.33%的种子企业认为企业的焦点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售后服务优势上,售后服务作为种业价值链的最后一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民利益的保障;6.06%属于其他。1.4 种业孵化现状分析种业孵化是未来的新趋势,将成为种业生长的凝聚气力,为中小种企带来庞大便利以及经济效益,孵化和培育面向未来的种子企业。
因此,对于种业孵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就至关重要。通过对换研问卷的数据处置惩罚,种子企业孵化需求性效果讲明,种子企业认为需要孵化的占51.52%,十分需要孵化的占42.42%,不需要孵化的占3.03%,无所谓的占3.03%。对以上统计效果举行分析,我国绝大多数种子企业认为有须要举行孵化。2 存在问题分析2.1 谋划战略存在问题分析2.1.1 内部因素分析通过对换研问卷的数据处置惩罚,制约种子企业谋划战略生长的主要内部因素包罗以下几方面:54.55%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内部因素是科研人员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种子品种单一、高技术应用少、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创新联合不精密;39.39%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内部因素是市场开拓、营销能力不足;27.27%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内部因素是缺少资金;15.15%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内部因素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9.09%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内部因素属于其他;6.06%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内部因素是生产、试验园地以及孵化基地缺乏;3.03%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内部因素是设备落伍、生产加工能力有限。
2.1.2外部因素分析通过对换研问卷的数据处置惩罚,制约种子企业谋划战略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包罗以下几方面:66.67%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种子品种权缺乏掩护;51.52%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种质资源不易获取;36.36%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是信息、技术、人员缺乏流动性;21.21%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种子新品种认定、审定流程庞大,用度高;12.12%的种子企业认为制约公司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属于其他。2.2 科研存在问题分析2.2.1 缺乏品种研发团队34.15%的种子企业没有实力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17.07%的种子企业没有科研条件,17.07%的种子企业没有实力建设实验室等科研条件,31.71%的种子企业认为在现在的体制下,自己研发新品种,还不如与科研院所互助直接购置新品种较为利便。
2.2.2 科研人员的引进存在问题48.48%的种子企业希望引进科研人员从事新品种选育的事情,提高新品种的结果转化率;45.45%的种子企业认为科研人员会担忧待遇低,甚至后期的生活没有保障,从而不愿意从科研院所到企业事情;36.36%的种子企业认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对于科研院所的扶持力度很大,而对于企业的科研支持力度较少,倒霉于科研人员的引进;28.57%的种子企业认为引进科研人员纷歧定能培育出好品种,科研人员对于企业的信息不能实时掌握,在知识结构、团队建设、价值观造就等方面存在欠缺,治理上也存在问题,需要不停更新专业知识,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建设一流团队。2.3 生产与加工环节存在问题分析2.3.1 生产环节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没有种子生产许可证,出售的种子超出了生产谋划规模,无证生产的种子会导致产量下降,危害农户以及国家的经济利益,主要是因为种子生产的质量羁系事情不到位;种子生产单元体制革新不到位,种子生产企业源头乱,谁都可以制种,生产的种子质量得不到保障,有些公司使用名存实亡的种子企业冒名生产。2.3.2 加工环节通过对换研问卷的数据处置惩罚,39.39%的种子企业认为种子加工历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高质量的加工人才,没有形成统一的种子技术专业研究团队;36.36%的种子企业认为种子加工历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加工成本高、利润低;27.27%的种子企业认为种子加工历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对种子加工扶持力度不够,有关执法法例不配套;18.18%的种子企业认为种子加工历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扶持,政府的资金多数流入龙头种业企业,而较多的中小种子企业获得较少甚至得不到资金,没有资金购置种子加工设备,无法实现种子精加工;15.15%的种子企业认为种子加工历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订单较少,设备使用率不高;3.03%的种子企业认为种子加工历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加工设备落伍;18.18%的种子企业认为种子加工历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属于其他。2.4 孵化存在问题分析通过对换研问卷的数据处置惩罚,84.85%的种子企业认为影响种企孵化的主要问题是中小种子企业多且疏散,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生存能力弱,精加工种子稀缺,整体体现出“多、小、散、乱”的问题;57.58%的种子企业认为影响种企孵化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扶持不实时、推广不到位;48.48%的种子企业认为影响种企孵化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组织结构及治理制度不严谨;36.36%的种子企业认为影响种企孵化的主要问题是育种及科研技术不成熟,精品种子稀缺;21.21%的种子企业认为影响种企孵化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市场前景不清朗。
3 建议3.1 促进我国生产加工型种子企业谋划战略生长的几点建议3.1.1 增强新品种认定、审定服务加大区试体系建设力度,增加区试服务站点,加大对于种子新品种区试历程的治理,简化试验法式,缩短试验年限,让具有潜力的新品种尽早进入市场,提高新品种的使用率。规范新品种的审定以及生产谋划行为,增强市场羁系,严格执法力度,严格新品种的审定尺度以及适用法式,让不适宜生产的品种退出市场。3.1.2 加速信息、技术、人员的流通速度云服务模式引导种业企业迅速向商业化育种转变,加速信息、技术、人员等的流通速度,从靠履历育种向数据育种转变。
因此,将作物育种信息化治理平台与云服务融合在一起,找到二者的契合点,着力构建云情况下的育种信息治理平台。3.1.3 加大品种权掩护裕丰种业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快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加大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掩护力度,品种掩护为种子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执法保障。对侵权案件的查处机关下移,充实使用市县农业执法气力,就近、快速、利便地解决品种权纠纷;加大种子市场整顿,严查品种真实性的治理,防止品种张冠李戴现象的发生[2]。3.2 增强我国生产加工型种子企业科研治理的几点建议3.2.1 建立种业科研新模式凭据我国种子企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种子行业低水平建设的泉源在于产学研环节脱节。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及措施,推动科研院所与种子企业开展有产权关系的、实质性的产学研联合,增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市场开拓能力,实现科研与市场的直接对接。3.2.2 加大行业互助和人才造就力度由于国家的政策、资金倾向于企业规模大、科研能力强、市场份额大的龙头企业,中小种业企业必须增强与领军种子企业的互助,钻营生长,重点做好工业链中某一环节的配套,联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做大做强主业。3.2.3计提研发基金增加研发投入种业企业可以实验设立企业研发基金,即凭据公司的研发计划,每年在未分配利润中计提一定比例的研发基金,以专项经费形式拨给相应的研发课题组,并与研发结果相挂钩举行考核,与研发项目卖力人、研发团队签考核协议,研发结果多可以追加投入、没有完成考核指标的淘汰研发投入,或者更换研发项目卖力人[3]。3.3 提高我国生产加工型种子企业制种基地建设质量的几点建议3.3.1 增强种子治理,营造良好的种业情况各级政府要增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从当地种植结构久远生长角度出发,高度重视生产基地的生长计划和秩序维护,为种子生产努力性缔造良好情况[4]。
各级种子协会应充实发挥行业自律作用,遵守行业规范,配合维护种子生产谋划情况。3.3.2 提高制种质量在摆设种子生产地时,既要思量市场对品种的需求,又要思量情况对品种的适应性,努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种子质量。首先要做好基地的选择,选择隔离条件好、土地肥沃的片基地;其次要选用高纯度的亲本种子,规范播种,适时去杂去劣,杂交种做好抽雄事情[5]。
3.3.3 加大制种人才培训力度我国专业的制种人才不多、质量不高,我国种子企业应努力使用其他培训资源开展人才培训,勉励各种社会气力向农民开展公益性培训,让农民等相关人员都到场其中。育种专业人才要求是能够在现代种子行业(企业)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与开发、种子加工与质量检测、种子生产、种子谋划与治理等事情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3.4 提高我国生产加工型种子企业孵化水平的几点建议3.4.1 优化入孵种企的组织结构与治理入孵种企的组织结构与治理的优化要同步举行,以实现种企价值的增长。入孵种企的组织结构优化与治理也是孵化阶段的组成部门,集约型与精简型的生长可以降低初创种企的成本用度,提高其事情效率,以实现种企价值的潜在增长[6]。
3.4.2 保障孵化种企资金扶持通过提供有益的企业生长情况与须要的资金支持,增强对孵化企业的指导和支持,放大种企孵化对于培育种子工业的作用,动员我国种业升级和转型生长。固然由于种业区域性的特点,要做到因地制宜。3.4.3 增强孵化阶段的服务机制建设种子企业在孵化历程中要尽其所能满足孵化企业多样化的资源需求,为孵化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包罗为育种人员提供物理空间、技术服务和基础性建设,给中小种企提供专业的创业导师以及对种企治理人员的培训等孵化服务。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7JDGLA037);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SZ201911232028);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水平提高重点项目(BX5211823509); 学科建设项目(BX 5121911022)资助;作者:靳雅楠 侯军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泉源:中国种业. 2019,(09)。
本文来源:天博综合体育官方app下载-www.tcbanjiagongs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