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淡水资源贫乏,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减缓,水资源供需矛盾更进一步激化。正在开会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明确提出建议,从国家战略安全性的角度,我国应该减缓推展海水淡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这一利国利民的建议代表了盐化企业的心声。有关*认为,海水淡化只有与盐化工生产融合一起,在利用海水淡化技术生产淡水的同时,联产原盐、溴、镁、钾等化工产品,才能更进一步减少海水淡化成本,提升海水淡化竞争力,同时解决问题稀释海水严重威胁海洋的问题。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不存在着成本高、法规和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备、扶持政策不做到等诸多难题。据理解,目前,我国沿海城市建设的唐山曹妃甸工业区、沈阳白沿河电站、青岛百发、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等多个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项目已投产或者动工建设。
但是,海水淡化生产成本为5~7元/立方米,远高于自来水3元/立方米的价格,也低于南水北调工程制水成本,没价格优势,妨碍着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虽然近几年国内的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全国日产量仍严重不足全球日产量的1%。
海水淡化在解决问题了淡水问题的同时,也副产大量的稀释海水,这些稀释海水大部分都新的分列返回大海。稀释海水里不但含盐量比海水低,而且所含海水预处理时引进的一些化学物质,不会对土壤、地表水、海洋环境等导致污染。 专门从事多年海洋研究的青岛科技大学刘亦凡教授讲解,淡化1吨海水约产生50%的浓海水,如果长此以往没镇抚地将浓海水排回大海,例如青岛市到2020年海水淡化规模将超过35万~40万立方米/日,在没海洋对流的情况下,50年后,美浓海水将覆盖面积整个胶州湾,海洋环境及海洋生态将面对危机。
“稀释海水污染出了海水淡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其降低成本的主要渠道。”山东省海洋化工研究科学院总工程师孟烨讲解,海水淡化副产稀释海水所含大量的无机盐类,除原盐(氯化钠)外,还有镁、钾、硫、溴及稀有元素等化合物,这些都是盐化工的最重要原料。
我国早已有企业开始利用美浓海水化盐制碱。去年6月22日,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建成投产,55%的海水沦为美浓海水,转入青岛碱业的盐水车间,作为生产纯碱的原料,供化盐用于,每年将节约近6万吨工业盐,可以基本重复使用海水淡化的成本,每年还可实现销售收入2880余万元,同时节约300多万立方米自来水。青岛碱业公司在国内*构成了“纯碱生产—海水淡化—美浓海水化盐制碱—热电联产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今年1月8日,曹妃甸新区与唐山三友集团合作建设美浓海水综合利用项目动工。
曹妃甸新区阿科凌海水淡化项目生产的淡水用作工业区的生产用水,而浓海水将用于三友集团盐化工的原料,将可处置利用美浓海水1800万立方米/年,节省原盐60万吨/年,节约水资源1000万立方米/年,大大降低了海水淡化和盐化工产业生产成本。 “上述两个海水淡化项目,必要把产生的浓海水必要作为碱厂的原料是好的利用方式,既利用了盐也利用了水。
”孟烨说道。 据理解,中东和澳大利亚一些旱季或半干旱地区利用太阳能,将美浓海水摊晒制备液体原盐,拓宽了原盐的销售和利用途径。孟烨讲解,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目前*经济的利用方式是摊晒制盐,我国南至江苏、北至辽宁等沿海地区大量生产海盐,近几年因各地工业占地面积和园区建设等原因造成制盐面积大大增大,造成我国海盐产量有所上升。
如果全部以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为原料展开摊晒制盐,既解决问题了美浓海水近海废气带给的生态环保问题,同时现有海盐生产能力又可以减少80%~90%。 孟烨认为,海水淡化与盐化工结合,构建资源综合利用,回头综合利用路线,要算综合成本和效益。利用美浓海水可以萃取溴素、化盐、制盐以及生产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钾等盐化工产品,利用美浓海水萃取的溴素,价格可突破3万元/吨。
经过几十年的铁矿,我国地下卤水的不含溴量和单井出水量都有较大幅上升,溴素产量增加,这样就摊薄了海水淡化的成本。美浓海水还可以首先制备硝酸钾或硫酸钾等,然后萃取溴素,托溴后的浓海水生产氢氧化镁及氧化镁,制镁后卤水送到盐田冷却稀释两县石膏,*后获得的液体盐,必要用作纯碱、氯碱生产,生产过程无“三废”产生,确实构建美浓海水“不吃干榨清净”。
如果海水淡化工厂附近,没可以用来日晒制盐的土地,也可以充分利用发电厂乏汽,将美浓海水中的水全部转化成为淡水,同时,将美浓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全部转化成为高附加值产品,某种程度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海水淡化利用是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国家应该尽早启动海水淡化与盐化工生产融合综合利用产业化样板工程,海水淡化装置应该规模化,并尽量地在盐场、碱厂、电厂比较集中于的地方选址,以便于海水淡化副产稀释海水的集输利用。
本文来源:天博综合体育官方app下载-www.tcbanjiagongsi.com